“準備要成為一名老師了,你會緊張嗎?”
這是在上山去往龍坪民族小學的途中,坐大巴車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同行的隊友轉頭看向我問的一個簡單問題,我望向她笑了笑,微微搖了搖頭,然后望向窗外的景色漸入思考。
7月11日,我跟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蒲公英計劃支教隊第二支隊抵達龍坪民族小學,踏下大巴車,面朝小學大門,望著出了神,當時的我在幻想著明天與孩子們的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
支教活動正式開始的第一天,是我第一次和他們見面,也是慢慢熟悉的開始。在支教課堂正式開始之前,為了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我們組織孩子們進行自我介紹,還帶他們玩了擊鼓傳花等小游戲。孩子們總用清澈好奇的雙眼望著我們,我看著他們,心中不斷地生起責任與擔當,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珍惜這二十天的支教,努力做好一個支教老師,對接下來不確定的二十天支教生活充滿期待,我期待自己能夠給孩子們帶去足夠的知識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為第一次成為支教老師、以及將要認識這些充滿童真的孩子們而感到開心和激動。
我正式的第一堂課,給他們上了一堂生物科普課堂,上課前我鄭重地進行了自我介紹,孩子們在歡呼著喊“老師好!”,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我不會太緊張,因為我面對的是一群不難拿捏的小朋友,但真正站上講臺時,我竟然不自覺地有一些緊張,而這個緊張感,卻正是臺下一群我認為自己可以輕松拿捏的小孩子們帶來的,而我并不是因為擔心自己無法把控好課堂、管控好他們,而是真正意識到了自己面對的不僅僅只是一群小孩子,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強烈感受到了心里油然而生的那種責任感與使命感,我認為每一個老師第一次踏上真正的講臺時都會擁有這種感受,只是隨著踏上講臺的次數增多,這份承重的使命擔當都將會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堅持不懈地備課、日常授課時的耐心……
圖為志愿者老師的第一堂課,孩子們十分配合,認真聽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付心蕾 供圖
“準備要成為一名老師了,你會緊張嗎?”
若是如今再讓我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那我真正的回答會是:“會!但是我堅決不會因為緊張而退縮,因為那是我自己真正地成為一名老師需要經歷的!”
在平時的支教活動開展時,我常常坐在教室后面或是在一旁陪伴孩子們上其他的課程,課下孩子們常常會圍上來與我聊天、談心或是玩鬧,有時不經意間還會收到他們用真心制作的禮物,而我,便常常情不自禁地舉起相機,去記錄這一切美好的發生。
當支教活動順利進行到第四天時,這一天的某個課間,一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小女孩,突然拉著我的手,歪著頭靦腆地問我:“老師,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當然可以呀!”我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她?!澳俏乙院蠼心憬憬?,可以嗎?”“好呀!”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回答了她,笑著撫摸著她的頭。之后她總拉著我說要和我說悄悄話、說要送零食和禮物給我、還拉著我一起去打球玩游戲……至此之后,孩子們對我的稱呼也逐漸從“老師”變成了“姐姐”。
圖為志愿者老師與學生一起合影留念。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若兮 供圖
直到支教的最后一天,我遞了一張紙條給那個小女孩,告訴她說這是我和她說的悄悄話——“姐姐希望你能夠永遠開心,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膽怯、不要害羞,只管奮力去追,姐姐相信終有一天,你能夠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人!你也要相信自己,好嗎?”
在準備離開學校的時候,小女孩也許是已經看完了紙條里的話,她像第一次那樣來拉著我的手歪著頭望向我,但這次是大方地說道:“謝謝姐姐!我一定努力!”那一瞬間,這二十天本就感覺十分有意義的支教,好像在我心里又多了一份不一樣的重量,這份情感將會永遠留藏在心底珍存。(通訊員 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