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生命最后一道防線的“守門人”
——記重癥醫學科里的守護與傳承
無聲的感恩
“感謝你們盡職盡責的治療與關懷,讓16歲的孩子重新回到生命的軌跡,我內心充滿無盡的感激……”
每天,和平醫院重癥醫學科都會收到無數類似的感謝信,這些感謝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流淌著家屬最真摯的感恩和最真誠的謝意。正是在重癥醫學科團隊的齊心協力下,一個個病危的病人才被從死神的邊緣搶救回來,一個個家庭才得以重獲希望。
這封感謝信,是一位父親含淚寫下的。他的孩子年僅16歲,卻身患重病,在重癥醫學科無私奉獻的護士、醫生們的精心治療與不離不棄的陪伴下,孩子終于戰勝了死亡的威脅,重新踏上了生命之路。
這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小男孩,于2023年7月25日凌晨入住和平醫院內分泌科,初步診斷為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鑒于糖尿病性高滲高血糖狀態,患者病情危重,經ICU會診后,于02:40轉入重癥醫學科,立即進行緊急搶救治療。同時,于上午10:00請全院多學科會診協助診治。到了7月28日,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血壓基本恢復正常。于7月30日,患者意識逐漸清晰,生命體征穩定,復查各項化驗指標基本正常。8月1日,成功拔除氣管改為面罩吸氧51/min,8月4日順利轉入內分泌科。
孩子的媽媽哽咽著說:“正是因為醫護人員的精湛技術和仁愛之心,才能讓我們家兒子安全轉入普通病房?!边@一刻,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慶幸能遇到這么優秀的醫生團隊,讓他得以重獲新生,能夠更好地見證世界的繁華和美麗。
面對少年父母的感謝,重癥學科醫護人員淡然地說道:“我們絕不說一套做一套,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將病人當作親人對待。我們秉持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念,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立志做黨的好兒女,也立志做人民的好醫生?!?nbsp;
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不僅說到了,而且也做到了。病床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雙手顫抖著表達感激之情:“你們真的太不容易了,我非常感謝你們。等我能夠走路了,一定會帶上我的兒子一起來再次感謝你們!”平實的話語中表達著最純粹真摯的謝意。
這位劉老太因為突發意識喪失持續五個小時,于7月21日急診入院,隨后由于“心源性休克、肺栓塞”等病情嚴重,在重癥醫學科接受治療。由于患者出現少尿情況,于7月24日開始進行間斷性床旁血濾治療。7月27日,醫務科組織全院多學科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到7月31日,患者病情穩定,呼吸自主平穩,整體狀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醫護人員安撫著老太太道:“我們是專門為您提供護理的,不要激動。這里的醫生和護士就像您的親人一樣,我們會一直陪伴著您?!崩咸屑ぶ殡y以言表,只能更加緊緊地握著醫護人員的雙手。
醫護人員的淡定中透露出對職業使命的堅守,對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理念的高度認同。他們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患者和家屬的關心和關懷,這一種親情般的堅守使得患者和家屬們倍感溫暖,在重癥醫學科得到了更多的安慰和信任。
重癥醫學科成為了家庭的守護者,他們以技術精湛、悉心呵護和夜以繼日地辛勤付出,回報了患者家屬的信任和期盼。正是因為他們在病床前如此偉大而真實的付出,一封封感謝信匯聚成了一面面閃耀的錦旗,懸掛在和平醫院重癥醫學科的走廊上。這些錦旗見證了一個個奇跡的誕生,也見證了生命的寶貴和家庭的幸福。他們是家人,是親人,是令人信賴的醫療后盾。
無私的奉獻
“鐘南山說:‘學醫可能是偶然,但既然選擇了,就要用一生去熱愛。'既然選擇了,就要對得起這份職業?!边@是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士張志琴時常鼓勵自己的話。參加工作14年以來,她始終堅守在護理工作的第一線。
剛開始工作時,由于沒有熟練地給病人扎針,張志琴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患者的嫌棄,甚至受到辱罵。多少次,她都默默地擦干自己的眼淚。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她逐漸提高了技術水平,變得得心應手,同時也贏得了患者和家屬們的信任和尊重。
每當她看到一個個奄奄一息的患者被搶救回來,內心充滿著無法言喻的喜悅。當患者們恢復健康,轉移到普通病房時,張志琴為他們的康復而祝福。她深刻地感受到護理工作的意義,這是醫護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為重癥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為醫院帶來了光明的未來。
即使有千般繁瑣萬般艱難,即使忙到沒時間上廁所,即使累到雙腿麻木,她仍在傾心呵護著每一位患者。她用行動詮釋了鐘南山所說的:“學醫可能是偶然,但既然選擇了,就要用一生去熱愛?!?/p>
“人生旅途中難免會遭遇到病魔的侵擾,面對這些不幸者,我總是希望用無盡的愛心呵護他們,為他們營造一個個愛的港灣,使他們能夠勇敢的站出來,同時也為‘護士'這平凡而崇高的職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青春?!?/p>
2013年4月參加工作到現在,屈娟一直堅守在重癥醫學科。在這里,由開始的不適應、恐懼到現在愛上了這個神圣的科室,愛上重癥醫學科里不斷奉獻的五十六名同事。在這十年里,她收獲了很多。
她經常告誡自己要始終保持好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有愛崗敬業、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精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保持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剖依飩鞒邢聛淼幕突ブ娘L氣,一直在指引她這么做,她也愿意這么一直做下去。
由于病房的封閉特性,她深知病人家屬所經歷的痛苦和困難。她和同事們會主動與家屬溝通,以減輕他們的焦慮并增進醫患之間的信任。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疲勞,她總是面帶微笑,用溫暖的雙手和純潔善良的心靈,撫慰和拯救每一個垂危的生命,減輕無數患者身心上的痛苦和憂傷。她將繼續做一個溫暖的護士,懷揣著神圣的使命在這條道路上前行。
無條件跟黨走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這所曾經的“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歷經光榮的歷史,秉承紅色基因。為了追尋先輩的光輝歲月,繼承他們的足跡,新一代和平人弘揚白求恩精神,以老院長何穆為榜樣,秉持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和平醫院的崗位上砥礪前行。
為適應現代護理的發展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重癥醫學科的護士們積極進修學習。在2022年,她們前往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學習,獲得了重癥醫學??谱o士培訓合格證書。這次學習使她們磨礪了自己的護理理念和技能,以便給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護理服務。
重癥患者往往無法自主表達需求,這對護士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們常常需要去猜測患者到底是哪里不舒服,是口渴了,還是有痰需要清理,亦或者是想上廁所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護士們發明了一種名為“非語言標識”的小工具——圓盤。
這個圓盤類似一個帶有指針的鐘表盤,上面繪制有各種患者可能的需求。當患者有需求時,他們可以用指針準確地指向相應的標識,從而讓護士們能夠精準地理解他們的需要并提供幫助。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創新在溫暖了患者敏感的心靈的同時,也減輕了護士們沉重的負擔。
這個小創新背后,蘊藏著護士們對重癥患者關注和關愛的真誠,他們用心體察患者的需求,想盡辦法提供最好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關懷;蘊含著護士們對患者健康和幸福的堅定承諾,他們用這種創新的方式,讓重癥患者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他們始終有一群關心和支持他們的人。
前不久,山西省衛健委發文確定了8個??茷?023年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其中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重癥醫學科成功入選,標志著該院重癥醫學科跨入國家一流臨床??菩辛?,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他們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重點??频囊I和輻射作用,在區域范圍內建立重癥醫學診療、教學一體化網絡,推進基層重癥防治與能力建設,提升區域內疑難危重疾病的診療水平,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同時,在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重癥醫學科鄭重承諾:果斷剔除腐敗現象,輕裝上陣,改變工作作風,迅速向前邁進,進行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自我改善,讓和平醫院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他們秉承著新時期和平精神,致力于給予病人人文關懷,視病人為親人,視同事為家人,視同學為骨肉。用最少的費用治療最嚴重的疾病,用最簡單的方法改善最嚴重的疾病,用最短的時間治愈最重癥患者。他們堅守醫院的公益性質,嚴格控制用藥的合理性,拒絕過度醫療,專注于提高業務能力和診療技術,讓人民群眾感到安心和放心。
在重癥醫學科,所有醫生和護士用自己勇敢的行動守護著生命的尊嚴,堅守著“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每一次的救治都是對生命的承諾,每一次的微笑都是對希望的傳遞。他們將用奉獻與擔當,做好生命最后一道防線的“守門人”,不斷演繹英雄的篇章!
作者韓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