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區道路四通八達,游園廣場遍地開花,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群眾生活更便利了……跟幾年前相比,簡直是‘脫胎換骨’?!奔易|南新區的靳先生,對近年來城市發生的巨大變化感觸頗深。
城建工作
既是城市的“面子”
也是百姓生活的“里子”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以建設山水交融的現代化城市為目標,聚焦城市發展、路網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市容環境整治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市場化、生態化、特色化、片區化、品質化、精細化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城建三年行動,提品質、出精品、創經典,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有效增進了民生福祉,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拉大城市框架,拓展發展空間
1月18日,澤州縣四大班子機關遷入丹河新城,澤州縣徹底告別“有縣無城”的歷史,晉城也正式揮別“小城”時代。
7月26日,丹河新城金村起步區棚改項目水西村回遷安置選房儀式在水西村隆重舉行,整個選房過程秩序井然、有條不紊,每位村民臉上都笑意盈盈。
在城市建設三年行動中,我市立足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把拓展城市空間擺在重要位置,擺脫“攤大餅”式的粗放發展模式,確立“一體兩翼、六大組團、多片區”的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推進老城更新和丹河新城建設聯動發展,一個1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發展框架基本成型。
短短3年,丹河新城白紙作圖、平地起城,初步實現路網成、水系成、學校成、配套成、新城初成。丹河濕地碧水揚波、五谷山公園海棠爭艷,錦繡風光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網紅打卡地”;金村新區、柳泉新區、空港新區“三區聯動”,為百姓就業提供了更多選擇;從幼兒園到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一條龍的教育服務,為孩子上學提供了新城路徑;七項政策“大禮包”、1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厚植著創新創業的沃土。
丹河新城教育園區
老城改造活力迸發。仲夏夜晚,南大街夜市燈火通明,穿行其中,叫賣聲不絕于耳,市民三三兩兩游走在小吃攤位前,感受老城夜生活帶來的愜意時光,“夜游南大街”已然成為晉城人假期休閑新地標;古書院街、景德路、景忠路以及東西大街等道路已建成通車,有效緩解了老城交通壓力;老城東、西大街社區背街小巷的改造,極大方便了老城居民出行;東河、西河環境綜合整治已經初見成效……老城已經舊貌換新顏,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南大街夜市
■ 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引來幸福水,潤澤千萬家!6月30日,晉城市現代水網張峰水庫晉城調水工程開工儀式在城區西上莊辦事處五門村舉行。
據了解,張峰水庫晉城調水工程是我市中心城區和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水安全保障的骨干工程,工程設計年供水能力1億立方米,從張峰水庫輸水工程總干渠一干分水口取水,設計供水線路總長59.658公里,引水流量3.49m/s,工程涉及城區、澤州、陽城、沁水4個縣(區),工期2年,預計2024年底實現通水。這是我市完善城市功能、補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短板的一個縮影。
張峰水庫晉城調水工程示意圖
城市建設事關民生福祉。在城建三年行動中,我市把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把重點工程建設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全力把推動城市發展的過程變成回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讓廣大市民共享城市建設發展的新成果。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主框架,是推進城市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設工作中,我市全力打造“三環兩線兩軸”骨干交通網,打通“斷頭路”“腸梗阻”,暢通微循環,七叉口連通工程、商業中心區環路、中山路、陳嶺路、山門街、百靈街西延等30多條道路建成通車,有效改善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實現外聯內暢,緩解了交通壓力,促進了各組團各片區之間聯動發展,市縣之間高效聯通,群眾出行更方便、更舒心。
文博路、北環路互通
與此同時,我市還先后完成了陽電至市區集中供熱熱網工程、第三水廠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城區內澇點治理一期工程、市醫院易址擴建并投入使用,建起了15座人行天橋,對市文化藝術中心和市民廣場周邊進行了綠化,優化了主城區14個交通路口,424條背街小巷進行了整治提升,130個老舊小區經過改造,有序解決了基礎設施陳舊、功能配套不全、環境不夠優美等問題,加快推進環城水系清水復流工程和海綿城市建設,全力營造“山水交融、水城互動”的城市新景觀,使公共服務延伸到城市的每個角落,讓城市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晉城市人民醫院白水院區
■ 提品質出精品,讓城市更美麗更宜居
街道兩側圍墻圍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顏值的公園綠地;各街道秩序井然,店外經營、占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很少發生了……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不斷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城市形象、魅力和氣質大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開展綠化品質提升行動,扮靚城市顏值。為進一步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我市在城市“兩高、兩口、兩站、兩路、兩街、兩山、兩區一縣”和城市廣場、游園、機關庭院,開展了城市生態綠化品質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增花、增彩、增色、增景,精心打造“喬灌花草搭配、季節特色鮮明、高低錯落有致、規模景觀布局、花彩色景交融”的高品質園林景觀。
如今,一道道臨街圍墻被打開,一塊塊閑置土地被利用,一批街頭綠地建成開放,28萬株法桐、紫薇、玉蘭、香花槐、櫻花等各類喬灌樹種,把城市街頭裝點得美不勝收。在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片區、澤州公園、丹河濕地公園、五谷山公園以及市區的街角游園內,迎春花、杏花、梨花、玉蘭花、桃花、櫻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紅的、白的、綠的、粉的、紫的……五彩斑斕的花海構成了一幅幅七彩畫卷。
龍馬湖公園
提升城市品質,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近年來,我市聚焦嚴重影響重點項目落地、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嚴重損害城市風貌、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類違建”和不必要的圍墻圍擋,從“十縱十橫”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入手,對違建圍墻、管線廣告、車輛停放等進行集中整治,累計拆除各類違建400多萬平方米,拆除后的空地修建了停車場、便民市場、街頭游園、公共綠地等,有效改善了市民生活環境,提升了城市顏值。
傍晚時分,在城區西后河社區便民經營點,美食香味兒吸引了很多市民來這里消費?!坝袝r候下班回來顧不上做飯,在這里買點小零食回去很方便,這兒有賣吃的,也有賣菜的,方便了我們附近的住戶?!笔忻駝⒃普f。
西后河社區便民經營點位于市區書院街與景忠路交叉口,過去這一路段由于居民區較多人口密度大,加之流動商販聚集,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挑戰。為了讓周邊居民生活更方便,市城市管理局經過深入調研摸底、多方協調,在這里設立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擁有40個攤位的便民經營點。
城市既要“高顏值”,又要有“煙火氣”。為解決流動商販、占道經營等影響城市容貌的老大難題,同時方便商販經營和群眾生活,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我市編制了城市便民經營點5年專項規劃,按照“有序疏導、拓展空間、規范管理、提升服務”的思路,在城市公共區域合理設置各類便民經營點,最大限度地引導流動商販規范經營。截至目前,全市共規范設置便民經營點79處,設置攤位2375個。其中市區共設置各類經營點42處。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交通路網日益通暢
城市管理愈發精細
市容環境更加優美
……
如今
一座有“顏值”、有“氣質”、有“溫度”
的美麗新晉城
已經悄然崛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證號:14120190021
收錄于合集 #聚焦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