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文/黃琪琪 圖/經緯實踐隊)2023年7月3日,經濟管理學院經緯實踐隊的9名隊員在分團委書記王東健、輔導員陳聰老師的帶領下前往井研縣集益鎮開展了為期3天的暑假三下鄉實踐調研活動。本次調研以了解原四川省農業廳常務副廳長范敬超先生回鄉創業,帶領人們致富的經歷和調研柑橘產業整體發展狀況,帶動就業情況以及大學生的參與度為核心,以此對種橘的業主們展開詳盡的種植經濟詢問和種植銷售模式調查。
井研縣集益鎮書記開展座談會
實踐隊員與實訓基地培訓講師曾德權交流
經緯實踐隊全體隊員合照
在調研之前,經緯實踐隊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了集益鎮鎮政府并開展了調研座談會,由周東書記為大家初步介紹了當前集益鎮柑橘產業主要的種植品種和種植情況,“井研柑橘”還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業農村部的“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書記強調柑橘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范敬超先生的規劃與付出。調研過程中,經緯實踐隊走訪了集益鎮農村家庭能人培訓實訓基地的培訓講師曾德權,他是跟隨范敬超先生一起拓荒種橘的人員之一,他向實踐隊員們講述了范敬超先生退休后,選擇回鄉研究柑橘種植,直接帶動超十萬人就業。在十五年的艱苦奮斗中,帶領大家種植柑橘,如今已達到“遠看綠樹悠悠,近看花果飄香,細看黃金萬兩”的柑橘產業形態。柑橘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人的辛苦耕種,更離不開年輕一代的“新農民”為產柑橘產業發展注入新理念、新技術。實踐隊員們走訪調查了88號農場,了解到畢業于綿陽師范學院電氣工程專業的井研縣毛記果優家庭農場負責人毛杰,他遭遇創業失敗的不幸后,選擇回鄉投身柑橘種植的故事,毛杰強調柑橘產業投資大,回收期長,年輕人如果沒有資金積累,不要輕易嘗試,有很大風險,機遇隨緣,年輕人可以不掌握種植技術,搞好營銷和服務。同時,經緯實踐隊還參觀了繁盛超果公司和沃饞公司,了解了他們分揀、包裝過程,參觀了公司冷鏈物流中心等等,公司基本實現服務一體化。將集體經濟投資入股公司,有利于帶動集益鎮集體經濟經濟發展,同時實現互利共贏。經緯實踐隊在井研縣集益鎮開展了問卷走訪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式了解柑橘的種植情況、銷售渠道、柑橘產業的發展前景等。與當地農戶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發現大部分種植柑橘的農戶投入柑橘產業的時間較早,柑橘產業鏈仍存在果品質量提升不夠、深加工品種單一、電銷銷售不成熟、品牌知名度不高等短板問題,他們通過多年的種植經驗積累總結出柑橘種植的技術,并且希望能夠得到政策支持、技術支持、柑橘購銷服務等幫助,在談及此類問題時,種橘業主們紛紛指出希望與樂山師范學院在人才輸送方面達成互惠共贏的合作。
實踐隊員問卷走訪過程
實踐隊員參觀沃饞公司
本次調研活動中實踐隊員們不僅親身到園區內參觀了解柑橘的種植歷史、觀察不同品種柑橘的種植情況,還通過走訪調查了解了柑橘種植人的經歷和故事,以自身切實的感受去深刻體會當前我國大力支持發展農業的意義所在,抓好實現產業振興就是重視群眾受益,農民致富這一中心。鼓勵廣大學子肩負起新時代農林青年的時代使命,積極投身基層建設當中,基層天地廣闊,青春大有可為。
實踐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