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第五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興縣)首屆雜糧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太原召開。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山西省雜糧學會會長原向陽教授介紹,9月5日——7日,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第五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興縣)首屆雜糧產業博覽會三會于一會集中在興縣舉行。
據了解,今年“國際小米年”的主題是“粟米作物與全球糧食安全”,將邀請19位全國知名專家作學術報告,同時開展“品種改良與種業創新”“栽培技術與營養品質”兩個分論壇。中國(興縣)首屆雜糧產業博覽會以中國小米、興縣雜糧品鑒、農資和農機展示為主題,設置展銷面積2500平方米。并同步開展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有機旱作農業科技交流研討會、大會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高級別座談會、縣長論道、雜糧宴品鑒會等活動。
“第五屆大會落戶興縣,興縣有著豐厚的產業基礎和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是谷子、高粱、豆類等優質雜糧的重要產區,這里生產的雜糧種類全、品種優、品質好,營養豐富。希望大會的舉辦能為興縣的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山西省名優土特新產品協會會長王學蘇同志介紹第五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的籌備情況時說。
“興縣地處黃河流域中游腹地,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光熱資源為谷子、高粱、豆類等優質雜糧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據興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賀建強介紹,興縣生產的雜糧種類全、品種優、品質好,營養豐富,以“興縣小米”為例,品相好、口感佳,富含鋅、硒、鐵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總氨基酸含量等均高于市場普通小米,特別是被稱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的微量元素鋅,含量高出普通小米50%以上。近年來,興縣全力實施精品雜糧戰略,努力建設全國知名小雜糧基地,強勢打響“興縣雜糧 中國好糧”公共品牌,讓興縣雜糧唱響山西、走向全國。
此次大會由山西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山西省名優土特新產品協會主辦,梁以三大板塊9項活動構筑行業發展平臺,呈現一場“粟米作物與全球糧食安全”的行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