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國家發展重大戰略部署。暑假期間,在法商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金明浩與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馬秋芬帶領下,武漢工程大學聽濤鄉村振興實踐團對湖北省赤壁市多個地理標志企業進行走訪,開展以“地理標志產品運營保護、品牌賦能”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走進企業,了解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立足高校優勢,將所學運用到實踐,助力企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圖一 武漢工程大學聽濤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赤壁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沏好赤壁“千年茶”,釋放鄉村振興新動能
赤壁青磚茶生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磚茶質優物美、久負盛名,是邊境線上牧民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水”,千年的歷史沉淀造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形成的獨特赤壁磚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為深入挖掘赤壁青磚茶這一特色產業路徑,指導老師馬秋芬帶領實踐團成員前往“中華老字號”茶企湖北趙李橋茶廠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趙李橋茶廠)進行調研工作。趙李橋茶廠緊壓茶研究所所長陳軍海向實踐團介紹青磚茶歷史文化與青磚茶產業未來相關發展布局。赤壁青磚茶制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文化價值。實踐團提出“通過宣傳非遺技藝,在青磚茶包裝上增添非遺元素,以此形成特有的品牌文化,進而在滿足市場導向的同時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打造了彰顯赤壁特色的新文化名片”。陳所長對此深表肯定。
圖二 趙李橋茶廠緊壓茶研究所所長陳軍海為實踐團介紹青磚茶歷史
植好赤壁“黃金果”,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赤壁獼猴桃作為赤壁市政府確立的鄉村振興重點項目之一,在政府政策扶持下,發展迅猛,已成為赤壁市鄉村振興重要支撐產業。為此,實踐團一行前往獼猴桃龍頭企業赤壁市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山興農公司”)西灣獼猴桃種植基地展開調研工作。據悉,神山興農公司在種植管理自身公司基地之外,還與周邊農戶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技術指導培訓,提高農民種植管理水平。公司為農民提供銷售渠道對接與產品推廣支持等服務,幫助提高農民收入。指導老師馬秋芬為基地負責人提出建議,“赤壁獼猴桃要善于借助電商平臺,積極探索讓優質特色農產品對接消費大市場的新模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助力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后勁更足,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真正讓鄉村特色產業成撬開農民增收致富大門的‘金鑰匙’”。
圖三 聽濤鄉村振興實踐團指導老師馬秋芬與基地負責人展開探討
種好赤壁“鮮味筍”,實現鄉村振興新跨越
赤壁作為“中國楠竹之鄉”,竹資源豐富,實踐團一行前往竹筍行業龍頭企業赤壁利源林農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利源公司”),在對公司負責人的采訪中了解到,該公司致力于竹筍產業產品開發與結構調整,以科技助農、興農。企業借科技助農,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以優良的專業技術助力解決種源,加工等問題,以地理標志商標打響赤壁竹筍公共品牌,進一步提升農村產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圖七 武漢工程大學聽濤鄉村振興實踐團萬佳睿采訪利源公司陳廠長
鄉村產業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只有利用好地理標志產業這一特色優質產業,全面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才能取得鄉村振興的全面突破,書寫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經過此次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意識到,廣闊鄉村天地,正是青年大有作為的舞臺,青年將勇挑重任,將滿腔熱血化為砥礪奮進的實干擔當,積極投入鄉村振興的各項事業中,用汗水和熱血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通訊員:田佳樂、曾子怡、李雪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