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區謝家初級中學引入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這不僅提高學生學習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弘揚中醫藥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而且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沉淀,是數以萬計中國人知識和智慧的產物。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維護國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尤其是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因此,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對弘揚中醫藥文化、培養新一代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具有深刻的意義。眉山市彭山區謝家初級中學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會讓學生接觸到傳統的中醫藥文化,讓學生在校園里就能了解相關的中醫藥知識和理論,增強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對中華民族自信心。
該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主要是通過校園的公告欄、板報、宣傳欄、走廊等走進校園的。通過張貼中醫藥相關的海報、中醫藥知識、中醫藥藥材的圖片、功效、中醫藥名人等,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結合他們自家種的澤瀉、川芎等藥材,進一步地認識常見的中醫藥藥材,了解它們的藥用價值。通過宣傳和講解,學生認識了日常生活中的花椒、蜂蜜、杏仁、菊花、決明子等可做中藥,還知道穴位作用。如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眼睛不舒服或疲勞,可以選擇按摩太陽穴、攢竹穴、睛明穴等相關穴位,同時可以用菊花、枸杞子、決明子等中藥泡水服用緩解癥狀。通過宣傳,學生增加了對中醫藥應用的初步認識,增強了學習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以后,該校會定期邀請中醫藥專家走進校園舉辦中醫藥文化講座,結合師生工作和學習實際情況講解睡眠與養生理論、飲食養生理論、情志理論、動靜結合等理論并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生活中去踐行學習。學校還將在校園內開辟三個藥材種植地,分別交由三個年級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在各自班級負責的地塊內種植中藥材(同時號召農村有條件的學生自己在家里種植一些常見的藥材),品種主要有川芎、蒲公英、薄荷、三七等,讓學生通過親自種植,了解常見中藥材發芽、生長、成熟的不同階段,切身了解認識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同學們在實踐勞動過程中,加強對中藥植物的認識,加深對中醫藥知識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學習中醫藥的興趣。學校還將分階段讓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分享自己積累的中醫藥文化知識,講解中醫藥典故,開展中醫藥知識問答競賽、中醫藥手抄報比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
中醫藥文化的推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是弘揚祖國傳統傳統中醫藥的最佳方式之一。謝家初中將用時間,用汗水,用實踐,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加快師生對中醫藥文化的學習了解進程。相信此舉將為祖國培養大批熱愛中醫,學習中醫、懂得中醫的人才!(圖/文 羅根志)